本篇文章1036字,读完约3分钟

◎经记者万敏出生于北京

昨天( 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的批复》(下称“批复”),强调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再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完全利用其为国家战术服务、基于信用的扶持、市场运营、保本微利的特点

“国开行深改方案落定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开发金融机构”的定位与当天公布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快速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银行”的表述不完全一致,但却是国家开发银行长期以来追求的独特身份。

2008年底,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为国家开发银行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转型的一大象征。 但是,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停滞了,在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开发金融机构由国家开发银行总结了自己公司的性质,但没有实际采用过“商业银行”这个名称。

“国开行深改方案落定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

尽管如此,国家开发银行并未完全回归政策性银行,而是在内部改革、完全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方面积极推进。 截至年底,总资产8.19万亿元,不良负债率0.48%; 实现净利润799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1.28%。 风控水平和资本充足水平不低于商业银行。 《批复》规定,国家开发银行要合理界定业务范围,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确定资金来源支持政策,合理补充资本金,强化资本约束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严格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部控制、安全运行、服务

“国开行深改方案落定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

昨天《批复》发布后,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媒体通稿表示,“国家开发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以市场化方法积极探索国家快速发展战术,创新快速发展方法,支持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出去”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开行的快速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应对。 ”

“国开行深改方案落定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

随着《批复》的出台,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金融机构”身份最终确立,但介于政策性和商业性之间的这个身份,仍然没有处理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信用问题。 国家开发银行没有吸收公共存款,其首要资金来源是发行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目前仍享有国家主权信用0%的风险权重,资金来源特点大于商业银行,在以往的商业化转型中与其他商业银行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是身份存在争议的首要原因。 “从《批复》来看,可以理解为国开行维持着现在这样特殊的身份,既有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也可以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 这对国开行来说当然是最舒适的状态,但在与其他银行的同类业务竞争中,将来是否会有限制呢? 》一位商业银行官员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样的竞争不公平,期待国开行进一步深化改革。

标题:“国开行深改方案落定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