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从原《中资保险企业经保监会批准》改为《保险企业经保监会批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条例的修改标志着我国正式向外资保险企业开放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高风险市场的大门对外资敞开
保险的正式名称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被害人(本车辆人员和被保险人除外)的人身事故、财产损失,在责任限度内进行赔偿的强制责任保险,从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 这是中国内地首次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由于没有承诺允许外资企业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外资企业一直被挡在强制保险业务的门外。
在我国,汽车保险业务包括交通保险和商业汽车保险两大块。 车主可以分开购买保险和商业保险,但是理赔太麻烦了,“只买一家”成为车主购买汽车保险的首选。 因为这形成了捆绑销售保险和商业汽车保险的局面。
由于只能经营商业汽车保险,我国外资金融保险公司必须与当地同行合作分别承保,曲线进入市场,但价格高、方法受限、手续繁琐,外资企业在内地汽车保险市场难以开展,无形中存在许多隐患
据悉,目前中国外资金融保险企业有21家。 由于保险业务不开放,目前只有几家公司在经营商业汽车保险业务。
保险承兑担保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外资金融保险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 根据保监会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外资金融保险企业保费收入52亿元,仅占所有金融保险企业保费收入的1.1%。
年国内保险费收入840.5亿元。 专家表示,外资金融保险企业进入中国强势保险市场,有利于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在中国商业汽车保险市场
许多受访的外资保险企业表示,他们做了大量准备,正在进入试水较强的保险市场。
但实际上,承担风险后的运营情况并不乐观。 年8月,保监会发布的交强险第四报显示,年33家财险企业经营交强险,经营损失达72亿元。
这笔看起来吃亏的生意,为什么会引起外资的趣味性? 外资金融保险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是交通保险背后的商业汽车保险这块蛋糕。
“只有有资格销售汽车保险,我们才能真正进入汽车保险市场,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共享商业汽车保险蛋糕。 ”一位外资企业负责人说。
事实上,约占财险市场7成的车险是财险企业最大的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 虽然投保是吃亏的,但是如果和商业汽车保险捆绑在一起,实际上保险企业是赚钱的。
根据保监会的数据,全年我国财产保险业务受益于商业汽车保险持续的“力量”,年保费收入4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保费增速和盈利能力均达到历史高点。
投保对近年来商业汽车保险的保险率的上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保率从2005年末的36%上升到年末的49%,其中汽车参保率从58%上升到79%。
短期内很难改变国内汽车保险市场的结构
交强险市场的开放会对中资保险企业造成冲击吗?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部长王绪瑾表示,投保后对外开放,短期内不会对市场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生产保险的销售以渠道和互联网为先,外资保险企业的网点很少,网点的配置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目前,市场领先的保险企业如人保、平安、太保等由于具备强大的营销和服务互联网,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中小企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王绪瑾说。
另外,在国内经营汽车保险业务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数据支持,但目前我国外资金融保险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经营商业汽车保险业务,缺乏经验和数据。
一位外资保险企业负责人表示,外资保险企业与中国保险企业在战略和竞争上的特点不同,外资保险企业的特点是经营高级客户市场,不会盲目追逐汽车保险市场的份额。
多元竞争辅助汽车保险服务升级
对中国客户来说,加入外资保险公司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选择。
“这几年一直被麻烦的汽车保险索赔所困扰。 如果外资企业在效率和服务方面优于国内企业,即使成本稍高,也会考虑外资保险商品。 ”冯先生说。
在中资保险企业垄断车险市场的情况下,“理赔难”一直被许多业主诟病。 在缺乏比较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险企业缺乏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产品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专家认为,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且对我国整个汽车保险市场来说,外资进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就是通过充分的竞争推进这个市场的服务升级。
标题:“我国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 多元竞争利好客户”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1244.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