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年末,管理层通过诱惑扩大信贷投放缓解了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但出现了金融市场“不差钱”和实体经济“融资难”,市场流动性整体放缓和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全线上涨并存,金融资产价格疲软,实体经济疲软。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合理安排融资进度和融资投入,在年末年初,必须逐步发挥融资政策的主导作用。

“岁末年初尤须确定信贷政策导向”

进入今年以来的信用政策

效果很好

信贷政策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入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不断科学合理信贷投入,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特定产业、产品、技术的快速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信用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最着眼于信用结构问题的处理。 通过引导信用投入,调整信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信用政策的效果在于信用结构的科学优化和信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信用结构是否优化,信用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评价标准是信用资金的投入量和投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岁末年初尤须确定信贷政策导向”

今年以来,由于积极的宏观调控和货币信贷政策的事前调整,银领域金融机构的融资投入比较谨慎,信贷结构明显优化。 央行发布的《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人民银行加大农业支持再融资和再贴现支持力度,诱惑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微型公司的信贷投入。 进而,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融资和再贴现管理,对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借重农业再融资发放的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低于其他同一阶段涉农贷款平均利率的涉农、小微公司票据优先再贴现,再贴现票据贴现利率低于同一阶段平均利率, 从实施效果看,贷款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对“三农”、微型公司等重要行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 一是微型公司的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水平。 第二,农业贷款增长率继续超过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率。 三是融资资金向西部倾斜,地区融资不均衡状况继续改善。

“岁末年初尤须确定信贷政策导向”

资金运用

还留有“偏向”现象

但是,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信贷资金的流向可能与产业政策的方向有一定的偏差。 《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入统计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但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放缓。 三季度末,主要金融机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微型公司贷款余额14.5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增速比上期末低2.2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公司贷款增速分别高4.1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比各贷款增速率高0.0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末,小额公司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余额的29.6%,较上季度末上涨0.3个百分点。 上季度微型公司贷款增加1.4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24亿元,增加值占公司新增贷款的35.6%,比上半年占有率水平上升3.1个百分点,比大公司新增贷款占比高出7.7个百分点。 例如,货币政策取向宽松与实体经济融资诉求之间的不一致,银行间市场到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传导途径和路径还不够畅通。 从今年7月到11月的5个月间,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只有去年同期的70%,减少了约1.7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因此社会融资规模不大 尽管银监会的规定,目前银行的信贷资金无法进入股市。 但是,随着a股交易如火如荼,证券公司融资融资融券业务如火如荼,一些银行也纷纷推进股权配资,带动银行线资金通过信托曲线进入股市。

标题:“岁末年初尤须确定信贷政策导向”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