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袁君从上海出发
上周五( 6月27日,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移动金融3.0基准。 即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精准拆解客户,依托可穿戴等移动设备,客户参与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
“移动金融3.0时代带来的直接变化之一是顾客可以直接参与金融生产。 ”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说。
“社会交流化、电子商务化的移动金融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但这一愿景如何实现还需要探索。 ”某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银行部的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浦发银行不认同即将上市的“移动银行”的构想。
“移动银行”的可行性有待试验
继年初,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合作发布nfc手机结算地铁应用后,近日,浦发银行对比中国移动上下游公司融资诉求发布供应链金融处理方案后,上周五,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移动金融3.0标准,客户对金融产品的
以顾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目前的银行服务模式都是银行发行标准化产品,顾客选择与自己诉求最接近的购买。
“未来,商业银行可以基于大数据观察,邀请客户主动提出期限、风险偏好等诉求。 当有同类诉求的客户达到一定数量时,商业银行将推出合适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诉求,实现“联合生产”。 ”姜明生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网上银行的手机化可以称为移动金融1.0时代。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和nfc (近场支付)等技术的出现,银行可以为用户提供近场工作和远程工作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即2.0时代。 目前,移动金融在我国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移动金融3.0时代最可靠的技术载体是可穿戴移动设备。 复旦大学教授罗品亮表示,移动金融3.0在硬件接口上呈现多运营商趋势,不仅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还包括汽车和可穿戴设备等终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金融未来的终端运营商有望扩大到所有联网的物体。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副社长薛建华还明确了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移动银行”的产品构想。 以车为银行服务场所,建立服务于独立、移动、不固定场所的银行综合营业网点。 在银行人员的协助下,通过移动网络,客户可以在“移动银行”内通过o2o的方法半自助完成发卡、投资理财、公用事业缴费等金融服务。
但是,上述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银行部的相关人士表示,移动银行网点的方法实际上是为了处理移动金融无法绕开的脸书问题。 但是,设置在这样的汽车上的银行据点是否真的能提高顾客的金融业务的效率还值得怀疑。
移动金融银行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根据薛建华的设想,在移动金融3.0时代,客户看到感兴趣的商品,除了可以通过可穿戴移动设备很快识别商品的基本属性、购买渠道、价格外,还可以申请贷款支付,可以通过哪家银行的信用卡获得优惠 如果客户有诉求,利用移动金融,只需按几下按钮,即可购买并完成所有服务流程。
然后,商业银行进一步依托社会交流平台,结合顾客的社会交流生活和金融体验,形成垂直型社会交流金融圈。
但是,电子商务绝不是银行的强项。
“社会交流化、电子商务化的移动金融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但这一愿景如何实现还需要探索。 我觉得银行也许应该多和电商和第三方合作,自己一发不可收拾地做移动金融环保,但还是非常困难的。 ”。 上述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银行部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加剧了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在移动金融业的竞争。
但是姜明生认为,与网络企业相比,银行的投资渠道、资产配置能力、支付行业拥有的许多工具决定了银行在移动金融中发挥主导作用。
标题:“移动金融迈入3.0时代 “流动银行”构想未获业内认可”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2848.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