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8字,读完约3分钟

总公司福州5月5日电题:“数字化”让自由贸易区更快“跑”

总公司记者李慧颖

巨大的岸桥顺利地抓住箱子卸货,忙碌的运输车迅速将集装箱运到堆场,吊在高轨道上准确地装载货物。 虽然大码头和储藏处一个影子也没有,但所有设备都运转得井井有条。

在数百米以外、面积不大的中央控制室,五六名操作员只需轻击鼠标,整个码头的所有作业就完成了。

这是厦门自贸区海沧保税港区的“无人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 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是码头的“脑”和“眼”,根据其智能识别和精确位置,控制和操作自动化机械设备。

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毅鹏告诉记者,需要人工操作的集装箱装卸、装卸等业务,目前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实现,一线人员比以前减少了7成。 不仅如此,在投入运营的三年间,码头的智能操作使能耗降低了25%,效率也提高了20%。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数据的“跑法”代替了人的“跑法”,自由贸易区更快地“跑”了。 以现代新闻技术为依托,建设智慧港口,是福建自由贸易区产业创新的缩影。 在自由贸易区平潭领域,智能电子政务的应用,始终支持和推进着平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 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潭行政服务模式。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陈元是福建自贸区平潭领域房屋电子公司的负责人,不久前他以“见面不批准”的方式获得了今年一季度的经营贡献奖,刚刚补充了资金。 “税务部门、行政窗口一次也没有跑过。 使用鼠标检查投稿资料等待原稿通过,就可以领取公司奖的资金。 ”他说。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行政审计局局长卓华彬告诉记者,过去公司申请补充相关财税奖,需要多次递交材料、填表、盖章、跑窗口,部分公司流程繁琐,不申请任何小额资金。

年平潭实行“财税奖励配套高速公路模式”,102项财税优惠资金兑付实行“一窗通阀”,5个工作日结算。 部分产业培育行业的奖金弥补了一些事项,行政审批局进行了电子化升级改造,实现了“不见面考核”,并向公司申请“不需要走一趟”受理。 去年,行政审计局产业奖励补助窗口共受理1300多个申请,审批奖补助资金近10亿元。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在平潭,依靠数字技术的制度创新不仅是这一项。 民间服务“一窗通办”承担了婚姻登记、社会保险办理等170多项业务,80%的事项在30分钟内得到处理。 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推进着公司的电子化登记,线上化的“不用跑一趟”的远程面试系统……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卓彬表示,未来将利用电子政务数据、人脸识别技术等,实现“全程互联网运营”,推进平潭智慧岛建设,“真正实现审批不见面、窗口不排队、不跑一次”。

标题:““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