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8字,读完约7分钟

我听说记者李先生来自上海

银保结婚再次引起业界关注!

上周,兴业银行高调宣布引进战术投资者,引起市场强烈关注。 市场上相继传出人保和中国人寿有望入驻的消息。 而且,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炎在“两会”上表示,人保集团目前正在与兴业银行讨论战术合作等问题。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近两年来,许多银行和保险企业已经结婚成功,以保险市场上最有前景的银行类保险企业为例,银行类保险企业迅速崛起的浪潮层出不穷,但要真正奠定市场核心地位还很长 根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的调查,即使与豪门保险公司“结婚”取得一点成功,保险费也没有当初预想的那样直线上升,银保结婚的效果还需要时间。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银行类保险企业的版图首次出现

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报告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企业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基本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企业。 当时,银监会批准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四家银行入股保险企业的申请。 之后,商业银行也相继加入了保险企业股东的行列。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截至目前,交银康联、中荷人寿(元初安泰)、建信人寿)原太平洋安泰) 3家银行控股寿险企业已正式获批,金盛人寿、嘉禾人寿等保险企业仍在等待监管层批准。

2月初,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年度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 数据显示,交银康联、中荷人寿、建信人寿等7家银行类寿险企业的保费市场份额仅为1.4%,比两年前仅增长0.4个百分点。 2月21日,德勤在《年中国保险业十大趋势与展望》中表示,各大银行加入保险公司享受银行股东网络销售带来的扩张特征尚未全面反映。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从年初银行类保险企业的保险费收入来看,银行类保险企业快速发展的潜力是正面的。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的若干银行类保险企业中,建设人寿年1月保费收入42334.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4%。 银康联1月实现保险费收入631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 光永明人寿1月实现保费收入4425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嘉禾人寿、中荷人寿也实现了不错的保费增长,只有金盛人寿、招商信诺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建信人寿总裁赵富高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将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建设生命内部人士表示,企业去年完成股权改革以来,业务快速发展呈现良好状态,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分支机构的开设。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建信人寿一位总部负责人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保险费的增长主要取决于银保渠道的传播力度。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企业应监管机构的要求,稳健、持续快速地发展业务。

进一步来看,银行类保险企业迅速发展分化。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年度寿险行业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数据,旧会计准则下,交银康联、中荷人寿、建信人寿3家正式批准的银行控股寿险企业规模保费分别实现了-34.67%、21.94%、45.79%的增长。 金盛人寿、嘉禾人寿、招商信诺三家保险公司分别实现了72.48%、-1.13%、7.99%的增长。 光永明实现了45.07%的增长。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德勤评鉴集团合伙人文启斯认为,银行类保险企业未能发挥突出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保险企业和银行股东还处于磨砺期,领导班子、经营理念等正在调整适应中。 银行类保险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比较小,在摊贩扩张需要一定时间的年份遭遇了银保新规,最具特色的银保渠道受到限制。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大型保险公司试水入股银行

随着银行积极加入保险业,大型保险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小银行。 兴业银行此次引入保险巨头作为战术投资者,在领域并非首例。

2006年中国人寿进入广发银行,平安集团相继进入深商行和深度的快速发展。 此后,人保集团、太保集团、中再集团也相继向未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股权投资。 其中,中再集团投资33亿元在光大银行上市前加入,成为其战术投资者。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从近几年保险企业未上市银行股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平安( 601318,sh )并购迅速发展实现集团化战术外,许多保险企业尚未获得绝对控股地位。

年10月,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大会通过定向增发,同意引进中国太保( 601601,sh )这一新股东。 这是2009年投资杭州银行后,太保第二次投资未上市银行的股票。 据悉,上海农商行在每年第一次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上海农商行将向部分现有股东和新投资者募集共计81.2亿元,价格为每股6.48元。 其中,中国太保投资约13亿元,认购沪农商行2亿股,约占增资完毕后4%的股份。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北京大学的一位学者认为,保险企业投资银行后,双方可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有股权纽带的银行和保险企业之间,双方可以使用一点点的非市场化手段获得更大的便利。 另外,保险企业对银行出资、增派董事,也可以将保险企业擅长的风险管理、精算、it技术等带入银行。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提高业绩需要综合特征

东方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称,未来3-5年,银行类保险企业的保费规模将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超常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将迅速提高。 据悉,这些保险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在5亿元以上,满足监管要求,理论上对不同企业的设置没有限制。 另外,根据领域惯例,中资保险企业分企业开业速度非常快。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但是,银行类保险公司集体登场,如何实现“银”、“保险”的对接,以及内部管理框架、业务接口的整合,还需要银行和保险企业进一步融合和调整。

据记者统计,一些银行类保险企业在股权变更之初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例如,2009年8月光大集团全面接管光大永明生命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光大永明生命成绩不俗。 年1月~7月,光永明的寿险保费比去年同期增长428%,在所有寿险企业中排名第五,大幅超过同期全国寿险市场保费收入的34%。 但是,在“银保新政”等影响下,银行类保险公司迅速发展进入平台期。 如何面对下一个快速发展,一家银行类保险企业总裁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必要进一步梳理思路。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无论是银保营销模式,还是部分中资保险企业的“产说会”营销模式,都是规模的脉冲,短时间内规模化客户的“说服”将产生一定规模的保险费。 一家保险公司的社长担心“在这种模式下,有钱人不会买保险”。 专业化的保险营销服务模式比规模冲动更容易被高收入群体接受,但“一对一”的顾问型营销,并不容易取得规模效应。 如何整合两种经营模式的优点,提高“银保”合作的质量,成为银行类保险企业思考的话题之一。

“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一位保险企业银保负责人表示,银行类保险企业的产品要想在银行众多的财富科技商品中占有一席之地,未来需要增加越来越多的保障功能,使与银行的财富科技商品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框架,提高产品附加值。

标题:“银保联姻特点待显 银行系险企保费两年徘徊”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