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每次实习记者袁君从上海出发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签署3500亿元/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交换协议比较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
央行政府表示,此举的目的是支持双边经贸往来,维护金融稳定。 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央行在货币金融业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与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此外,据央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央行年来就建立中欧双边职能交换安排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磋商。 年9月的国际清算银行( bis )例行会议上,周小川行长和德拉吉行长就有关安排达成了一致。 在各自的相关批准程序完成后,双方于10月9日正式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央行认为,与欧洲央行建立双边功能互换安排,将为欧元区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采用,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欧洲央行表示,由于中国、欧元区快速增长的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有必要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这个协定将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欧洲央行执行理事会的科尔表示,这一安排表明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业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国际社会必须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周,央行先后与冰岛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更新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规模分别为35亿元/660亿冰岛克朗和1000亿元/175万亿印度尼西亚卢比,比较有效期均为3年。 今年6月,央行与英伦银行签署了2000亿元/200亿英镑的货币互换协议。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人民银行已经与6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互换协议。 具体来看,人民银行分别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巴西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匈牙利中央银行、冰岛中央银行和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金额分别为3000亿元、1900亿元、2000亿元、100亿元、35亿元、1000亿元。
协议具有更具指标意义
货币互换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化的步骤,但却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有专家认为,“在人民币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央行货币互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人民币在海外的计价、结算、储备功能,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
但是,此次央行与欧洲央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3500亿元,比与其他国家的协议规模增加了不少,但仍低于此前市场估算的8000亿元。 但是,这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汇丰高级外汇战略家ju wang表示,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中国央行与其他央行的货币互换更加频繁,规模也将更大。 尽管货币互换对建立离岸货币流动性尤为重要,但此次欧盟央行互换的消息将于11月3日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前公布,预计未来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货币改革消息。
据全球同业银行金融通讯协会( swift )称,从年1月至今年8月,人民币总交易量增长113%,在全球排名中超过瑞典克朗、韩元和俄罗斯卢布,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活跃货币。 这个排名比9月初国际清算银行( bis )公布的排名高一位。
随着人民币交易的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国家希望与中国签订互换协议。 英格兰银行于年6月22日与中国央行签署了200亿元/200亿的比较有效期为3年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这一战术措施使得英国在争夺这个欧洲人民币交易中心魁首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伦敦目前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的人民币交易中占62%的比重。
金融问题专家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这是件好事。 虽然中国近年来签署了许多类似协定,但与欧盟签署的意义似乎更具指标意义。 这有助于增加人民币在欧盟市场的吸纳范围,也有助于欧盟各国对交易人民币的信心。 ”。
标题:“中欧签署3500亿货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国际化再迈步”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