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8字,读完约4分钟
上周五欧洲央行(欧洲央行)在争论中将存款利率从-0.4%削减至-0.5%后,市场正在等待美联储的行动。 现在靴子终于落地,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开始年内第二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25个基点下调至1.75%-2.00%。
FRB利率下降越来越多是象征性的应对
众所周知,降息是美联储为应对经济放缓而采取的行动。 但是,综合考虑此次降息幅度不大、美联储相关声明对贸易战的担忧、以及降息未能全面通过等几个因素,此次降息并未完全与美国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形成对比。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有多大? 相关数据传达的各种信号不清楚。
另一方面,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客户支出旺盛,美联储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2%,比6月的预测值乐观。 经济合作快速增长组织( oecd )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二季度oecd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率普遍下跌的背景下,与英国、德国相比,美国的下跌率较轻,属于g7国家中年化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另一方面,美国出口和公司投资数据欠佳,特别是制造业3年来首次萎缩。 8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跌2.1%,至49.1。 这是自年8月以来首次低于50,也是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
不一致的经济信号引起了美联储投票成员的意见不一致,这次降息越来越像是对外界声音的姿态和象征性回应。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备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FRB降息消息公布仅25分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推特上谴责FRB主席鲍威尔,称他“没有勇气、理性、没有远见,是个糟糕的信息表达者”。
一位好事者统计,从美联储上次会议( 7月31日)到现在,特朗普在推特上批评美联储,呼吁更大幅度降息的次数达到43次。 很明显,总统对美联储这次降息的幅度谈不上足够。
特朗普对FRB的炮火很猛,从某种意义上说,喧宾夺主,分散了人们对真实经济状况的讨论。 利益是,央行独立性这个原本只在小圈子内被关注的问题开始在更广的范围内被讨论,这可能是比一两次利率调整更深的议题。
过去,央行的独立性至少在学术上似乎不容质疑。 将利率决定权交给技术官员而不是政治家,以确保货币政策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件,白宫官员也尽量不直接评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
但是,特朗普对FRB独立性的完全无视让人们大为震惊。 其实他“我的道路并不孤独”。 国际金融危机后,更多的政治家开始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公开评论。 除特朗普外,最近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政客和媒体对欧洲央行持续推行负利率政策的强烈反对,指责欧洲央行吸食储蓄破坏整个金融体系。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央行似乎越来越难保持独立性。
所谓“要戴王冠,就必须承受其重量”。 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崩溃边缘时,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通过大幅降低利率、实行量化宽松等措施,将经济带出泥潭,被视为功臣,享有前所未有的声誉。 但是,当经济复苏的幅度乏力,跌入悬崖之下,央行自然也成为“替罪羊”的优先事项。 此时,独立性、不介入,自然很容易被忘记。
话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完全独立的完全不受货币政策和政治因素影响的中央银行吗?
答案可能不是这样。 独立决定的中央银行也难免犯错误。 我们不能轻易烦恼央行是否独立。 必须在货币政策不是万能药这一点上达成一致。 如果没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不仅没有用,还有可能引起新的问题。 将所有压力都推到央行,是非常危险和不明智的行为。
“宏观政策要稳定,产业政策要正确,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现实,社会政策要见底”是正确的方向。
标题:“美联储如约二次降息,特朗普为何还不满意?”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1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