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1字,读完约8分钟

随着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地区经济结构正由“东强西弱”走向“南强北弱”。 山东省,这个北部经济最强省(不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自然被寄予“保卫北方荣耀”的厚望。

青岛海景照片来源:照片网

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个省份的全年gdp成绩单,山东“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困局,再次被推上热门。

年,广东、江苏、山东gdp强格局没有变化,但广东、江苏相继进入“9兆”时代,但老三山东仍有7兆处“卡”,差距越来越大。 后面的浙江省,以更少的人口,成功地用通常的公共预算收入等多个指标超越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3月以后,山东省的“双子星”青岛、济南,可以说动作还在继续。

首先,3月底,青岛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深圳,赶出深圳”,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专门带队深入考察学习。 期间,济南在京沪高声亮相,提出“以上海为目标”。

广东、江苏、浙江“大股流星”时,青岛和济南能支撑山东的希望吗?

你要学习什么?

无论是学习深圳还是标记上海,两个城市的“学习点”都无法回避“解放思想,优化商业环境”的核心。

5月28日-30日,济南市代表团出动70多名领导干部,前往上海。 这样大规模的战斗在类似的考察中是罕见的。

济南方面表示,这次取经之旅是“学习上海经营者在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事业标杆”。

今年3月,济南发布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经营者环境要点任务分担方案》。 上海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对象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大幅上升至第32位,首次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的经济区块。 其背后有上海和北京两个样本城市,前者的权重占55%。

其实,年也被称为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年”。 例如,公司开业时间从22日缩短为9日,施工许可从原来的279日缩短为169.5日,跨境贸易货物从阻力港出发的整个过程实现48小时的进口通关……

据报道,5月29日,济南代表团专门前往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对办公窗口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一窗接待、分类审核、一口发放”的先进经验。

济南俯瞰图片来源:照片网

时间回到今年3月,青岛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早在年初,刚上任的王清宪就提出:“要搞活城市,首先要搞活重要的人。” 在3月25日-28日的深圳考察之行中,他强调,要再次学习深圳,必须先学习深圳人。

前段时间,在深圳举行的介绍会上,王清宪“答应”了台下数百家公司的代表。

“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区市花一个月,与深圳全面招标,学习这里的商业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深圳能做的都是青岛必须做的。 哪些不能,哪些部门不能,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必须在市委常委、市常务会上说明。 ”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济南不服:我要对标上海!”

4月30日,市大叔在《青岛日报》上发表文章“以深圳为‘目标’,青岛各区市为‘学研’名单”,其中列举了青岛各区市准确目标的深圳各区(功能区),并提出了初步目标构想。

山东省贫困局

为什么两个城市把破题方向指向商业环境?

实际上,去年2月,网络上流传着“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的文案。 山东省党委书记刘家义在这篇万字讲稿中说。

南方暂时省的干部面临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向前看”,用创新的思维寻找应对方法; 山东省干部面对新矛盾新问题的习性是“倒退”,要看能否遵循规章惯例,是否能用现有的经验。 ”

干部思想保守,正是近年来山东困境的一大内因。 迄今为止,山东省还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气”的不自然现象。 以山东为起源的孵化器公司,在山东迅速发展坎坷,搬迁到浙江后,反而成了国家级的大众创空之间。

目前,山东内部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科技创新力、民营经济力也落后于粤苏浙三省。 从一些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青岛五四广场图片来源:照片网

山东省主要业务收入排名靠前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以资源型产业居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而广东、江苏的第一大支柱领域都是计算机通信制造业。

根据wind数据,截至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571家、382家、415家,山东只有196家。 与粤浙三省相比,山东只有其1/2到1/3。

近十年来,山东省和广东省、江苏省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中,山东与广东的gdp差距,从2009年5000多亿元扩大到每年2万亿元。 同期,与江苏省的gdp差距,从500亿元扩大到1.6万亿元。

放眼全国,从山东往北,有国家级战术。 京津冀合作快速发展。 往南走,也有国家级战术。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西、中西部城市逐渐崛起,叠加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级战术,纷纷站在新的内陆向头部开放。

由于强大的邻国在等待,山东必须依赖自身的“重生”,突破困境。

年初,《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批准,成为指导山东省快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正如刘家义所说:“如果我们的快速发展方法仍然是波涛汹涌、产业结构依旧是那艘旧船票,就永远坐不上优质、快速发展的大船。”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济南不服:我要对标上海!”

青岛、济南作为山东的“领头羊”,自然要走在前面。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青岛作为山东省比较开放的地区,“如果青岛不能在经营环境上取得突破,山东也很难突破。” 济南也一样。

双子竞争

必须合作,也有竞争。

青岛和济南经常被揶揄为“欢喜之敌”。 此前,在竞争激烈的国家中心城市争夺中,山东罕见地派出了两个城市参加角逐。

济南大明湖夜景图片来源:照片网

这两年,济南崛起加速,对强大的省会城市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今年1月,莱芜并入济南,经济总量直接超过烟台,跃居省内第二。 在2019年济南政府的实务报告中,出现了“全省首位”、“第一位”、“领先全省”等近20次表现,可以看出其迫切的心情。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济南不服:我要对标上海!”

青岛也一样强。 5月7日,《青岛日报》的头版刊登了复印件。

“以青岛独特的资源存量特点,以青岛的体重,我们要在全省遥遥领先。 绝对是第一名,我们没有理由成为第二名。 ……如果我们是省内勉强的第一位,也是不光彩的。 如果是第二位的话,那就更等等了。 ”

目前,山东转型升级已成为青岛和济南的新赛道。 除了优化经营环境以外,对两个目标的学习方向不同。

青岛聚焦产业快速发展,提倡“平台思维”。 在深圳,只要公司需要的要素资源,无论是研发、设计、零部件组合、人才、资金、交流对接平台,都可以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找到——这完善的产业生态,正是青岛的目标方向。

目前,青岛大力引进华为等产业链龙头公司,一方面希望借此整合广泛分散的新闻产业资源,另一方面借助创业风投推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集聚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济南最近有两大动向。 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2月3日不仅去了北京,还陆续南下上海,致力于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在这次上海之旅中,济南也表达了标记上海的意愿,强调要学习上海市精细化管理的“刺绣”功夫。

长年被揶揄为“大县”的济南,把提高城市作为一个重点来工作,担任省会的负责人。

去年5月,济南正式开展城市提升项目“十大行动”。 其中包括夜景亮度、生态绿化、市容秩序的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整备等多个方面。 在这次上海,王忠林在黄浦江边调查了城市的灯光项目,为打造济南独特风味的“不夜城”积累了经验。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济南不服:我要对标上海!”

对青岛来说,“学习深圳,赶上深圳”的目标已经确定,政策服务、市场监管、产业整合等正在有序推进。 对济南来说,如何标记上海以突破自我,一切才刚刚开始。

记者|朱梅洁|郑直

本文首次在Wechat公共平台上发表:每日经济信息(博客、微博)。 文案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行承担。

标题:““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济南不服:我要对标上海!”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