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4字,读完约7分钟

郭晋晖

20多年前,在四川山上辛苦耕耘一半薄田的王洪,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来北京工作。 另外,他不认为,离开家乡后,王洪不仅挣了老家两套房子的钱,还赚了女儿上大学的学费。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数亿像王洪一样的劳动者,用双手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其经验也生动地解释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是财富之源”。

这70年来,我国的就业政策总体上经历了“计划化—市场化”的变迁过程,劳动者的就业状态从“整合整合、城乡分割”就业走向了“更优质更充分的就业”。 另一方面,城乡就业分割逐渐被打破; 另一方面,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1949年~年,全国城市就业人员从1533万人增加到4.3亿人,增长约27倍的城镇失业率从23.6%下降到3.8% ( )登记失业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6年98元增加到去年的28228元; 城镇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1952年为445元,年82461元。

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

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凋零,城市劳动力大多处于失业状态。 1949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数1808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1533万人,仅为8.5%。 年末城镇失业率达到23.6%。

政府面临的最大就业问题是大量失业和无业人员,就业政策首先关注失业救济,有计划、有步骤地安置失业和无业人员,以固定雇佣和统一安置为主,严格限制员工解雇。

到了50~70年代,就业状况逐渐改善。 1978年底,我国就业人数达到401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9514万人。

王洪父亲年轻的时候,离开乡土的机会不太多。 城市生活令人羡慕的农民自发地转移到工业建设领域,这种盲目的趋势曾经带来了许多社会管理问题。

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的研究表明,随着微观激励的改善,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暴露出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上还剩约30%~40%的劳动力,绝对人数达到1亿~1.5亿人。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促进了一系列体制性障碍的逐步解体,最终使劳动力得以重新安置。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粮票等权证制度的废除,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入各级城镇居住和就业。

不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市场的首要矛盾是巨大的、不断的、无限供给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化问题。 可以说,我国工业化不是处理城市就业问题,而是要处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问题。

“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

王洪1998年在北京打工,从建筑工地的普通工人开始,经过20年的奋斗,成为了有技术的水暖工。 他对第一财经说,来北京的头十年工资非常低,几乎没有积蓄,但赚钱比种地容易得多。

他真正感觉到工资上涨是在2008年以后。 他在老家买两套房子的资金是2008年以后挣的,不仅建筑工地工人的工资大幅上涨,他媳妇当保姆的工资这几年也翻了好几倍。

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的收入和费用水平很低。 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元,人均支出88元。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每年2.69。

就业结构的改善带动就业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城市新增就业597万人,占全年计划的54%。 其中,25~59岁的人口调查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曾湘泉表示,过去十年,就业市场矛盾逐渐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 随着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减少,就业市场的结构矛盾超过了总量矛盾。 与十年前相比,经济总量盘子变大,就业总量和就业弹性明显增加。

就业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就业结构的变化。 首先,城乡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1949年,全国城市就业人员只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5%,大部分工人在农村就业。 年,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5.96%。

三大产业中劳动者的就业比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的农业吸收了83.5%的就业人口。

之后,根据当时的环境和现实需要,我国实行了第一个“重点快速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结合农产品( 000061 )的统一销售政策,促进了工业的积累。 1978年,农业增长率降至27.7%,就业率降至70.5%。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调整。 年,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上升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在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的那一年,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上升到了45.5%,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增长率最大的产业。

“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术调整和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三次产业快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加强。

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分别为7.2%、40.7%、52.2%; 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附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个百分点和37.2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中小微型公司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

城市非私营部门的工资增加了185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的生活相当贫困。 1952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平均货币工资)为445元。

20世纪50年代,城市就业者工资增长缓慢。 到1978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只有615元,26年间共增长38%,年均工资增长率为1.46%。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出台了城市地区一系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1985年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148元后,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走上高速公路: 2001年再次突破万元大关; 年达到82461元,比1952年增加185.3倍。

我国工资统计制度改革于2009年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建立了年度民营企业工资统计抽样调查制度,并将民营企业纳入统计调查范围。 约占非民营企业60%的民营企业的工资收入也同样快速增长。 2008年,国家统计局试行民营企业工资调查时,约为17071元,年上升至49575元。

“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失业率大幅下降也是70年来中国就业的一大亮点。 1949年末,城镇失业率达到23.6%。 截至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年末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为4.9%。 年末,我国就业人数增加到77586万人,比1949年的18082万人扩大3.29倍。

“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标题:“城镇就业增27倍 非私单位年均工资 从400元到8万元”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