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8字,读完约8分钟

7月6日晚,誉衡药业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誉衡集团收到黑龙江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判书,集团债权人以未能按期偿还债务、资产未能充分偿还为由向中院申请誉衡集团破产重整,目前该申请已被受理

这个公告一发布,马上就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关于誉衡最后的命运基本上有了定论。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誉衡集团走向破产是板上钉钉的事件。 信邦制药收购完成后,在经历了短暂的股价上涨之后,信邦制药的股价出现了单边下跌的趋势。 荣誉药业的暴雷,也牵扯到许多金融机构,其中包括国内三方财富的领头羊诺亚的财富。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誉衡集团走向破产,人们叹息。 然后,与誉衡相关业务挂钩的私募基金和资金管理计划无限期处于逾期状态。 最可怜的是哪个手足无措的投资者。

一.疯狂的誉衡集团

懂誉衡的人都知道誉衡的危机来源于自身的一系列收购行为。

年上市以来,誉衡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外延式收购。 据资料统计,并购共有21起,交易金额超过百亿元。 许多收购的结果是形成了巨额的砖块。

年以后,誉衡集团质押的所有权爆胎,引发了债务危机。 誉衡药业控股股东和一致行为人的股权经常被司法圈冻结,拍卖债务危机不断,企业自身重组失败。 由于一系列负面信息,股价下跌,控股股东和一致行动者的质押股票经常被平仓持有。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不仅如此,誉衡药业的财务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9年,誉衡药业实现50亿540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8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亏损达到-26亿6200万元。 的原因主要是并购经营后的业绩没有达到预期,企业提出了大量的减息准备。 截止到2019年底,誉衡药业账面仍有门帘共计33.36亿元。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这种大规模的欠费行为自然会受到深交所的咨询,人们怀疑是否存在大额欠费准备带来的利润调整的情况。 誉衡药业否认了这一点,但无论如何,19年间计入砖头导致损失的不仅仅是誉衡药业一家,真正的原因如何,都知道。

到了今年一季度,誉衡药业营收比去年同期下跌53%,母公司净利润为6亿590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但是,誉衡集团持有的股份全部被冻结,大部分处于质押的状态。 这家当铺的股票中,大部分掌握在收购基金手中。

2.荣誉平衡背后的收购基金

对誉衡集团来说,风险的起源与当年获得信邦制药的控制权无关。

投资者应该很清楚,誉衡药业获得信邦制药靠的是杠杆。 这个蛇蝎在并购的背后,隐藏着46亿6000万元的结构化并购基金。 实际控制人朱吉满通过这笔收购基金,以实际8亿元的资金撬动了38.6亿元的资金,以近5倍的杠杆效应完成了信州的收购。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收购后,事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由于股价下跌,今年4月到期的46亿6000万元并购基金无法收回,盘活基金的朱吉满夫妇不得不变卖各种资产,引进战术投资来解决危机,但从目前情况看,恐怕是凶多吉少,最终还是债券

这个签名很清楚,但如果债务人有清偿能力和意愿,债务人不想到此为止。

收购基金的解体

分析收购基金,发现了诺亚财富的身影。

基金内部文件显示,该收购基金整体规模为46.6亿元。 其中渤海银行通过华西证券旗下的资金管理计划参加的优先顺序为出资额30.6亿元,占绝对票数; 中级8亿元由共青城磐晖投资管理合作公司(有限合作)以下、共青城磐晖)出资,其中芜湖歌斐资产管理有限企业旗下私募股权基金创造安霖基金) 1号、2号) 5亿元,北京磐晟投资管理有限企业磐晟磐瀚投资基金1号出资3亿元。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劣级由誉衡大股东自掏腰包,沪干临为国际贸易参与劣后级,出资8亿元,资料显示沪干临为誉衡集团全资子公司。

诺亚旗下的创世安霖基金成立于年4月,产品期限为3年,由诺亚旗下的歌斐资产管理。 该产品通过投资磐晖,间接参与并购基金份额,最终资金投入为誉衡集团收购信邦制药项目。

由于持股持续下跌,创世安霖基金于今年4月到期,但未能按约定实现兑付。 在连优先级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中档私募的兑付更是遥遥无期。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基金整体只兑换初期投资的15%,其余进入无限期逾期状态。

目前,誉衡药业走向破产重组,没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公司,几乎不可能完成基金兑付。

三.频繁踩雷,诺亚的财富风控受到质疑

现在知道的是,誉衡集团的大部分资产被债权人司法冻结,失去了流动性。 誉衡药业2019年也发生了巨额损失,损失达26.62亿。 真人朱吉满与其配偶白莉惠的差额增补似乎也变得困难了。

投资者王先生表示,自己购买的基金自去年8月以来,其兑付已不正常,2019年从未出现过兑付。 有趣的是,诺亚的财富没有告诉投资者基金的实际运营情况。 基金兑付到了前期的3月20日,诺亚匆忙召开了投资者证明会。 后来的投资者意识到,诺亚的财富将再次踩雷。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据悉,该产品在向投资者普及时被视为类固收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收益率的估算。 根据合同相关条款的描述,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订单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年化为9.3%,然后每年增加0.5%,每半年付息一次。

在最初的挪威APP中,该基金也被列为类固收产品,但后来被删除了。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的资料,该基金属于私募基金。 但是,投资者表示,自己在公证处进行公证,证据掌握得很好。 诺亚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有虚假推进的嫌疑。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对于记者的提问,诺亚的财富也及时做出了回应,但其回应千篇一律、形同虚设。 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方法包括与诉讼要求相同的履行责任。 截至目前,基金累计向投资者预付的占出入境的14.57%,诺亚将继续履行管理责任… … 。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许多投资者不知道的是,由于诺亚发行的是中间级,因此该收购基金的优先级为出资30亿6000万元的渤海银行,远远超过了中间劣势。 这意味着一旦打赢官司后,拥有处置权的将是渤海银行。 渤海银行庞大的30亿6000万元资金,目前还没有完全偿还,中间级的8亿元资金更是如此。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资金回收遥遥领先,远远无望。

不断踩雷的诺亚财富

年以来,诺亚的财富开启了流年不利的模式。 从景泰基金开始,诺亚的财富开始踩雷。 包括悦榕基金烂尾的事,辉山乳业,乐视网,震惊金融界的承兴国际,口袋技术和最近的誉衡药业。

一连串的暴雷事件也让投资者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作为国内头部的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风控体现在哪里? 管理专业性在哪里? 对投资者的责任在哪里?

虽说诺亚的财富赢得了诉讼,但在实际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

截至2007年6月4日,并购基金收到的质押市值不足20亿元,远低于并购基金46亿6000万元的规模。 这个金额甚至无法覆盖优先级渤海银行的30亿元,对中级诺亚创世基金来说更糟。 诺亚如何应对,值得关注和期待。 但是,目前似乎没有任何办法。 如果朱吉满走投无路,申请个人破产也不是不可能。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在经济下行、风险上升的阶段,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产品发生暴雷是市场规律。 因为决定了私人高的价格,所以能接触到的公司都不是高质量的公司。 核心高质量的资产永远在银行、证券公司手中,其次是持有信托、贷款等卡的金融机构,是私募基金机构中遗留下来的公司的长尾客户。

“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即使是上市公司,发生暴雷也受不了。 当然,这种困境并不是诺亚某机构面临的,如果所有民营企业都有类似的业务,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市场教训历历在目,在此不再展开。

最后写

从p2p到私募基金,从租赁到信托非投标,从债券违约到理财暴雷

经济下行风险叠加上升,暴雷从金融外围向内逐步推进。 这是经济周期下,金融机构无法逃脱的宿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做。在宏观下行期,某机构的风力抑制能力最为突出。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青海可以投40亿信托非标,让zr先走出泥潭,拉上本省城背书; 为什么在南京建设事件中,ca信托可以率先开洞; 这取决于组织自身的反应速度、处置措施和游戏能力。 在一些方面,民营企业天生就有缺陷。

所以,道教的建议是,在现在和今后的某个时期,除了优秀二级市场的私募以外,其他类型的私募都最好不要碰。

本金是安全的,现在是第一大体[/s2/]

标题:“再见誉衡集团,疯狂并购最终走向破产,诺亚财富再次踩雷”

地址:http://www.yuanmengshidai.com/yysx/5545.html